采煤機滾筒性能的優化方法和傳統設計優化方法相比較的優點有哪些。迄今為止的滾筒截齒排列,均把端盤與葉片作為兩個獨立部分處理,然后再將二者聯接在一起,聯接方法一般為:間隔5~10°,使端盤相對葉片轉動一周以上,與此同時輸出若干幅切削圖、三相力、力的波動系數、功率消耗值,供設計者確定最終截齒排列方案,盡管計算機能在短時間內能輸出無數方案及計算數據供選擇,但是方法自身的局限性、隨機性無法解決。
滾筒的主要工作負荷來自截割煤巖的截齒,截齒的工作負荷主要取決于切割面積。截線距、切屑寬度不變,截齒的工作負荷主要取決切屑厚度,即切削深度。采煤機牽引速度、滾筒轉速不變,截線上截齒數一定,切削深度僅與齒的圓周位置相關。研究截齒排列必須牢牢抓住這一點;傳統的截齒排列恰恰忽略了這一點。
如果采煤機截齒在圓周上均布,即可保證滾筒任意工作瞬間的工作負荷基本不變;即可使負荷波動系數達到最小;在截齒總數最少條件下,仍能保證滾筒具有良好的工作平穩性;使截齒與滾筒均處于高效截割狀態。采煤機滾筒破煤的優化,目標是截割比能耗低及負荷波動采數小。其優化的技術途徑是改變齒數及齒的排列,主要根據煤質條件確定。為此,滾筒截割性能優化的實質是變換截齒排列。正確地截齒排列,能夠有效提高截齒的工作效率。
關鍵詞:采煤機,液壓支架,液壓支架大修